金年會明清是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發(fā)展的重要階段,服飾的等級制度逐漸變得更為嚴格。官員和百姓的服飾都有明確的等級和樣式,服飾的質(zhì)地、顏色、花紋等都有詳細的規(guī)定,不得隨意更改。這種等級制度在清朝得以延續(xù),并進一步發(fā)展。
同時,滿族入主中原后,也帶來了自己的服飾文化。清朝時期,滿族的服飾文化逐漸與漢族服飾文化融合,形成了獨特的滿漢服飾風(fēng)格。這一時期的服飾文化不僅反映了當(dāng)時的社會風(fēng)貌和歷史文化背景,也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明初恢復(fù)漢唐傳統(tǒng),承襲了唐宋的幞頭、圓領(lǐng)袍衫、玉帶,奠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風(fēng)貌,并制定了明確細致的服裝儀制。
明代的祭祀之服仍為冕服,但明太祖認為,“此禮太繁。祭天地、宗廟服袞冕,社稷等祀服通天冠、絳紗袍,余不用?!币簿褪钦f,祭祀時皇帝不穿冕服,還是戴通天冠、著絳紗袍。
皇帝的常服在明初定為戴翼善冠(烏紗折上巾),著盤領(lǐng)袍,飾團龍紋。明英宗將袞冕服的十二章紋加于常服之上,成為皇帝視朝時通常穿著的禮服。此后,皇帝的常服就改稱為“袞服”。
最早明確提及十二章紋的是《尚書·益稷》,根據(jù)記載,舜帝制定禮服制度時,對大禹道:“予欲觀古人之象,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龍、華蟲,作會(繪);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,絺繡,以五采彰施于五色,作服。汝明?!?/p>
東漢時期,孝明皇帝確立章服制度,制定了詳細的祭祀服飾及朝服制度:“天子、三公、九卿、特進侯、侍祠侯,祀天地明堂,皆冠旒冕,衣裳玄上纁下。乘輿備文,日月星辰十二章,三公、諸侯用山龍九章,九卿以下用華蟲七章,皆備五采?!?/p>
而帶有十二章紋的冕服實物,最早存在于明代。作為帝王禮服的重要元素,十二章紋其實還有各自的象征意義。
龍,是一種神獸,變化多端,象征帝王們善于審時度勢地處理國家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。
宗彝,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,通常是一對,繡虎紋和蜼(一種長尾猿)紋,象征帝王忠、孝的美德。
由此可見,冕服上的十二章紋象征著王者之德,體現(xiàn)君王治理天下所應(yīng)具備的美德。
官員的官服則分為公服和常服,公服為重大朝會時穿著,常服在日常辦公時穿。二者最大的區(qū)別在于,公服戴展腳幞頭,常服戴烏紗帽。烏紗帽類似宋代幞頭,只不過外涂黑漆,幞頭腳圓、短、闊。
根據(jù)品級不同,官員的服裝在顏色上也有差別,大致可分為:一品至四品,緋袍(紅色);五品至七品,青袍;八品九品,綠袍。常服還會在胸前及背后綴上補子,補子上的圖案文官用禽、武官用獸,不同的品級所用的鳥獸也不同,故常服又名補服。
此外,不同品級的官員革帶也有不同。革帶上的帶銙一品用玉,二品用犀,以下各有等差。一般裝銙十八枚,因此帶圍的長度會超過腰圍,官員還需要用手扶住革帶。
除了公服和常服,皇帝還會賞賜官員賜服。明代隆重的賜服為蟒、飛魚、斗牛等服,這幾種紋樣都與龍紋相近。有些官員在沒有達到高位官階時,就特許穿高出其品級的賜服。
明代政府重視農(nóng)業(yè),推廣植棉,棉布得到普及,普通百姓的衣著也得到了改善。勞動者多著衣、褲,作短裝。士人平日多著交領(lǐng)大袖長袍,又名道袍。
細看《南中繁盛圖》,可以看到男子無論階層都會戴帽子和頭巾。明代士庶有時會戴“瓜皮帽”,這種帽子沿襲了元代瓜拉帽,由六塊三角形羅帛拼合而成,因此,當(dāng)時會簡稱官員為“烏紗帽”,稱老百姓為“瓜皮帽”。
明代女子的服飾相對唐宋而言,整體變得更加簡單。其中,冠是區(qū)分命婦等級的主要標志?;屎?、皇太子妃戴鳳冠,定制為九龍四鳳,各銜珠滴,遍飾寶鈿花,點翠地,左右各三博鬢,如這件孝端皇后鳳冠。其他品階命婦戴翟冠,翟也就是山雞,不同品階所用的頭飾也各有不同。
明代已婚女子著正裝時會戴?髻,?髻最早是一種發(fā)髻樣式,后來特指罩在發(fā)髻上的發(fā)罩。起初是用發(fā)絲編成的,隨著明中后期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和社會風(fēng)氣奢靡化,人們流行用金銀絲來編織。
整套頭飾以?髻為主體,再從孔中插入各類簪飾。常見的簪飾有分心、挑心等,這件樓閣人物金簪(分心),就是從發(fā)髻前面插至底部。
與宋代霞帔繞項而佩的方式不同,明代的霞帔是從背后下擺處,經(jīng)肩繞到身前垂下,底端是合并的。為了保持平整,底端也會綴帔墜。
宋代對于帔墜沒有嚴格的等級規(guī)定,但明代對于帔墜的材質(zhì)和所飾花樣(主要是禽鳥的種類)都有了明確的規(guī)定,以象征佩戴者身份?!睹魇贰ぽ浄尽酚涊d,明代一品到五品命婦的霞坡上綴金帔墜,六品、七品綴鍍金帔墜,八品、九品綴銀帔墜。
這對朱厚燁(此人身份)墓出土的金帔墜,是益莊王妃所用,兩面透雕翟紋。霞被墜子上附有掛鉤,稱為“釣圈”,使佩戴更為方便。
清朝推行剃發(fā)易服,按滿族習(xí)俗統(tǒng)一男子服飾,廢除漢族傳統(tǒng)冕冠制度,華夏傳統(tǒng)服制斷檔,這就是我國服飾史上的第三次大變革。
順治二年頒布的《嚴行薙發(fā)諭》要求“官民俱依滿洲服飾,不許用漢制衣冠”。薙發(fā)的推行毫不容情,民間有“留發(fā)不留頭,留頭不留發(fā)”之諺。從此,傳統(tǒng)的冠、冕、衣裳被完全廢除。滿洲服飾將漢民族服飾中所包含的禮制思想,以吉祥紋樣、色彩等元素融入其中,形成了獨特的清代服飾文化。
清代的主要官定冠帽主要包括朝冠、常服冠、行服冠及雨冠。清代官員在朝服冠和吉服冠上有插翎之制,頂戴花翎象征高官顯赫。因此,在清代前期,戴花翎的多為皇帝的滿員親貴或有功之臣,到了后期才普遍佩戴。翎也是有階級劃分的,分為花翎、藍翎和染藍翎,以花翎為尊;花翎又分為單眼、雙眼和三眼,以三眼為尊。
剃發(fā)易服也改變了明代以傳統(tǒng)冕服為祭祀之服的制度,用的是清式袞服?;实鄞┬柗?,皇子穿龍褂。其中,袞服是套在皇帝朝袍外的外褂,石青色圓領(lǐng)、平袖口,繡有龍紋,左右肩分別飾日月兩章。皇子所穿的龍褂在此基礎(chǔ)上減去日月兩章,其余形制相同。
袞服和龍褂的補子為圓形,為皇族所用。一般官員則穿補服,補子為方形,面積比明代補服的要小。所用圖案沿襲明制,文官用禽,武冠用獸,但明代補子圖案有兩只禽鳥,清代只有一只。
清代的禮服除袞服外,還有朝服等。朝服上下身相連,腰間有襞積,下裳有褶?;实鄢巷椪垺⑿旋?,間繡五色云,下幅繡八寶平水。早期對于朝服所繡的紋樣沒有嚴格要求,朝服繡十二章紋的規(guī)定到乾隆時期才明確。
在一些重大的吉慶節(jié)日、筵宴及一些禮儀場合輔助階段,皇帝會穿用吉服。吉服包括吉服褂和吉服袍等。其中,吉服袍繡龍紋,通稱龍袍,其形制為圓領(lǐng)、大襟右衽、馬蹄袖、直身。清代官員所獲的賜服也算吉服的一種,但不比明代的種類多樣,清代只有蟒袍,也叫“花衣”,以所繡蟒的數(shù)量、爪數(shù)以及服色來區(qū)分等級。
在清代服飾中,馬蹄袖的出場頻率很高。它是滿族服飾的獨特要素,作用一般有兩種:一是挽起便于騎馬射箭,二是往下便于天冷保暖。
此外,由于滿族興起于北方較寒冷的地區(qū),他們還有穿著皮衣的風(fēng)俗。用裘皮做的對襟長褂,與朝袍套穿時叫“端罩”,與吉服(龍袍、蟒袍)套穿時叫“皮褂”。這種裘皮衣在當(dāng)時極為尊貴,皇帝的端罩用紫貂,親王用青狐,文三品、武二品以上用貂皮,低品官員則不能穿著。
清代皇帝及官員著朝服、吉服時均須掛朝珠。一盤朝珠共 108 顆,每 27 顆之間穿一大珠,名“佛頭”,又叫“分珠”。朝珠兩側(cè)附小珠三串,每串十粒,名“記念”,男用者兩串在左,女用者兩串在右。頂端的佛頭下綴“佛頭塔”,塔下垂一橢圓形玉片,因位于背后,名“背云”,底端系“墜角”。
由于清代“男降女不降”,因此漢族女子的服飾遵循中原舊制,滿族女子的服飾則別具特色。
清代皇太后、皇后的朝冠也分冬、夏兩式,朝冠和吉服冠形制大體都與皇帝朝冠及吉服冠相近。清代八旗貴婦著吉服或便服時均可戴鈿子,一般用金屬絲纏黑線編成骨架,前高后低,扣住發(fā)髻,再用簪釵固定,其上綴以珠翠花飾。根據(jù)豐儉的不同,又分成鳳鈿、滿鈿與半鈿。
清代后妃便服最華麗的是襯衣、氅衣,為圓領(lǐng)、右衽、直身、袖口平直的長衣。襯衣不開衩,氅衣開衩。早期便服裝飾少,紋樣簡單,越到后期就越復(fù)雜。滿族女子在穿著便服時,常外罩坎肩,長度齊腰,坎肩變化多樣,有對襟、大襟、琵琶襟、人字襟、一字襟五種。
漢族女子纏足,但滿族女子不纏足。他們一般穿繡花鞋,其次是厚底鞋,厚底鞋的底是用木頭制成的,厚度為正常底的 2-3 倍。除此之外還有高底鞋,根據(jù)鞋底形狀不同,可以分為花盆底、元寶底、馬蹄底等款式。
“繡羅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銀麒麟?!边@是杜甫筆下華服美裳的獨有氣韻。從舊石器時代華夏族穿衣配飾,到清代廢除華夏服制,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飾制度和特定的禮儀要求,每個朝代的服飾也都有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和獨特的美學(xué)思想。
歷經(jīng)五千年,中國傳統(tǒng)服飾不斷發(fā)展演變。我們看見了諸如市、帔這樣的服飾要素,從平民百姓皆可穿佩變?yōu)橘F族專用;我們也感受到了服飾等級的逐漸明確,感知從顏色、紋樣當(dāng)中折射出來的級別差異。我們欣賞從先秦傳承至后世的禮制,深切體會其在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當(dāng)中的魅力;我們也發(fā)現(xiàn)了多民族文化融合之下那些新鮮的服飾元素,感慨盛世的包容與繁華。
[1]孫機. 華夏衣冠:中國古代服飾文化[M]. 第1版. 上海古籍出版社, 2016.
[3]孫機. 漢代物質(zhì)文化資料圖說[M]. 第1版. 上海古籍出版社, 2011.